主页 > 新闻资讯 > 文化生活 >

发布时间:2021-05-17   作者:admin


关于哲学,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。同样对于认识哲学、应用哲学、体会哲学,每一个人由于不同的经历和不同的阅历,看法也肯定不一样。但是有一点,可以肯定地说,在我们实际的工程管理中,哲学的思维、哲学的方法虽然无处可见,但是无处不在。

认识并应用哲学

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知道哲学的概念都是从课本开始的。哲学给人留下深的印象,就是“两个概念三大规律”: 即观和方法论,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、量变质变规律、否定之否定规律。简单地说观是指“怎么看”,方法论是谈“怎么做事情”。总而言之,哲学是一门学科,它是研究和揭示整个事物发展一般规律的学问,为人们认识和改造提供方法论的指导。


timg (3).jpg


正确地应用哲学一般是从实际出发、从问题出发,从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开始。

【案例1】被誉为“安徽经验”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方法

进入21世纪后,我国各地各行业都在紧抓发展战略机遇期,轰轰烈烈地进行大建设、大发展、大跨越。建设的高峰期就是事故的多发期,以安徽省为例,2008年安全生产形势严峻,安全事故频发,其中某条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一个月内就发生3起事故,死亡5人。反思我国这些年来安全生产管理的方法和措施,基本上就是发通知、开大会、搞检查。习惯于对单个事故的处理,缺少运用系统意识全面分析事故的致因与预防措施;习惯于使用行政手段开展安全管理活动,缺少从技术层面研究安全生产管理的模式与方法。

我们通过有关文献的学习,以及对安徽省交通建设工程情况的分析和研究,提出了用“一个理念、两个并举”的思想,即科学方法的理念、技术手段和行政手段并举,开展安全生产管理。

步,对安徽省安全生产事故开展调查与分析:从事故发生的工程地点看,桥梁建设项目、山区建设环境多发;从事故发生的时间看,季度和第四季度多发;从事故发生的类型看,高空坠落、触电、交通事故较多;从伤亡的人员看,95%以上都是农民工,年龄在40—50岁。在调研中,我们发现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参建单位中,建设单位“厌倦”的情绪、监理单位“麻痹”的情绪、施工单位“侥幸”的情绪普遍存在且相互交织。

第二步从解决人主要是农民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问题入手,提出了做好施工安全管理的“一校一会一志”工作。“一校”就是一线工人业余学校,要求每个项目部都要建立,并规定学校的硬件和软件标准,一般学校与项目部会议室(或图书室)合并。 “一会”就是班前会,每个班次在开工作业前由班组长召开的会议,主要介绍本班组当前工点的危险源及其安全生产注意事项。“一志”就是施工安全工作日志。“一校一会一志”试行半年,安全生产形势就有了一定的好转。

2009年,我们又开始了第三步,从解决施工环境安全问题入手,推出安全生产“单元预警法”。单元预警法就是将在建工程根据作业内容、作业地点的不同,将安全管理的对象划分为若干单元。通过对单元内的施工工序、施工环境、施工气候等方面,进行安全隐患源的排查分析,用一定的形式给作业人员提出相应的安全风险超前警示。

通过推行上述管理方法,以及有力的安全监管,安徽省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。2011年6月,公路水运工程“平安工地”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安徽召开。会上,交通运输部将誉为“安徽经验”的“一校一会一志”“单元预警法”等一系列安全管理方法推向。

这些有效的措施来自对经验规律的总结。经验规律不是科学规律,从经验规律向科学规律和科学理论的转变,大致要经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。感性认识阶段主要是对经验规律进行总结、分析、概括;理性认识阶段主要是在经验规律概括的基础上,运用科学方法再系统研究,从而形成能够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。


下一篇:没有了